
在洪雅,有这样一批“新农人”,他们开得好新农机,玩得转新农技,搞得定新渠道,在一片片乡野泥土中,开辟出自己的星辰大海,用事实证明,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新农人”范芯溢

籍贯:洪雅县东岳镇
出生日期:1999年
特长:爱农业 懂技术 会经营
标签:90后 新农人 农业经理人
“累,但是很有意义。”
近日,在青岛市结束了为期3天的会议,洪雅县瑞志种植专业合作社农业经理人范芯溢返回洪雅县后,又投身市农业农村局举办的农业经理人“百千万”培养计划专班培训中,与本地种粮大户、农业自媒体等负责人展开研讨。

“在农业的道路上,必须要不断学习。”范芯溢笑着说,此次会议,她作为企业代表人被眉山市选送至青岛,并针对农场先进经验进行学习。
在青岛,范芯溢见识了农业企业先进科技的力量,在市上,她又对现代农业有了新的认识。从饲草青储技术到奶品溯源系统,密密麻麻的笔记记录下她对农业新的思考。学习归来,她正尝试将饲草种植与奶牛养殖对接,打造“种-收-储-喂”全程可追溯体系。
在她看来,现在的农业已经不是单纯的“靠天吃饭”,更多的是靠数据、靠技术吃饭。“经验”向“数据”的转变,让范芯溢明白,只有具备一定的新理念、新技术,才能成为一名“新农人”。
当问及为何选择农业这条路,范芯溢说:“我热爱我的洪雅,喜欢那里农业发展的朝气。”对她来说,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农业发展前景广阔,洪雅农村大有作为。
2020年完成本科阶段的学习后,范芯溢进入四川农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2023年,从四川农业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她毅然选择回到家乡投身农业。
“研究生阶段,我的研究方向是农村金融方向。在学校的日子里,我经常在想如何将大学里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在实践里。如果我将这些知识带到家乡,是不是就能发挥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呢?”带着一腔热血,范芯溢回到洪雅成为洪雅县瑞志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农业经理人,而此时的洪雅,“茶、竹、椒、乳肉、中药材”五大优势产业正在蓬勃发展,饲草种植与奶牛养殖的深度融合,让她看到了洪雅现代农业的无限可能。

回到洪雅后,范芯溢便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对奶牛养殖方式进行改良,开展智慧化养牛。通过给奶牛佩戴智能项圈的方式,实时记录奶牛采食、反刍、运动等情况,监测健康数据,及时发现健康问题,破解了小病发展成大病的传统问题,不仅增强了奶牛的健康水平,同时也提升了产奶量。
为打破传统的人情管理制度,范芯溢结合自己的所学,进行企业管理制度的改变,针对合作社的管理问题,制定了精细化的管理模式,通过制度的设立,合作社成功实现了由人管人模式转为制管人模式。

如今,洪雅县瑞志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三千亩,采用牧草、玉米轮作模式进行种植,管理运营洪雅县沼液管道七百公里,覆盖东岳、中保、止戈、槽渔滩等八个乡镇。合作社拥有60多名员工,在收割牧草时聘请当地村民,辐射带动300户村民就业。
眼下,范芯溢一方面着手准备走高端牛奶路线,通过对奶牛的精细化管理,提升牛奶品质;另一方面,还要加强对企业的管理,规范管理模式。作为一名毕业返乡积极拥抱农业的新农人,范芯溢的行囊里,装着的不再只是祖传的农谚,还有合作社里的数据。在锚定“两山”转化示范县、绿色发展先行区,着力发展现代农业的洪雅,正被一群和范芯溢一样,理念新、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农人重新定义。
评论 0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