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辉煌七十五载,历史的年轮印证着时代的变迁,岁月的轨迹铭刻着发展的历程。我们特此推出【六个洪雅升级版】、【新名词看新发展】系列报道,记录洪雅发展变化,展现拼搏奋进风采,向祖国75周年华诞献礼。

张锐红/摄
湿地公园(Wetland Park)
是指以水为主体的公园。以湿地良好生态环境和多样化湿地景观资源为基础,以湿地的科普宣教、湿地功能利用、弘扬湿地文化等为主题,并建有一定规模的旅游休闲设施,可供人们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的生态型主题公园。
2021年,洪雅龙吟滩湿地公园建成,将自然生态元素融入洪雅城市规划,集成了一条“城市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公园城市”发展模式,让城市可持续,社会愈繁荣,市民幸福感受也更加强烈。
微风徐徐,杨柳青青……行走在龙吟滩湿地公园健康步道上,市民可以轻松欣赏到江面景色,尽享缱绻、悠然的秋日时光。
驻足青衣江畔,倚栏而望,江水奔流不息,水鸟自在翩飞,听风闻细语,心中是止不住地宁静与开阔。这一刻,仿佛时间凝固,只有人与江在静默中交流,倾诉着彼此的心声。
2021年8月,占地约1300亩的龙吟滩湿地公园建成开园,在最大程度保护公园动物栖息的同时,成为激活洪雅“一江两岸”,构筑生态宜居康养新城的重要绿色屏障和靓丽城市名片。

“在湿地公园散步放松,是一种难得的享受。”市民们说。
其实,早在龙吟滩湿地公园建设之初,便颇具诗意与内涵。2020年,在公园建设过程中,发动全县人民对公园拟命名方案进行了投票,集大家智慧,聚洪雅文化,弘民智民意,可谓是情怀十足。
而最终确定的“龙吟滩湿地公园”一名,更是兼具大气与祥瑞。湿地公园所处位置小地名叫龙吟滩,唐代大诗人岑参任嘉州刺史时曾巡游至洪雅,晚住龙吟滩并题诗,名之曰《江行夜宿龙吼滩临眺思峨眉隐者兼寄幕中诸公》,诗中的“龙吼滩”正位于湿地公园;明代邑人祝之至在题为《龙吟春雨》中写道“昨夜春归过画桥,龙吟滩上水潇潇。江风吹乱催花雨,冷吐崖红一点骄”,洪雅八景之一“龙吟春雨”也大致在湿地公园范围内。可以说,湿地公园是洪雅市民最具归属感和幸福感的来源之一了。

航拍龙吟滩湿地公园。尹霜林/摄
如今,高楼大厦映照在水面,昔日的小树林被大片的绿地、草坪和水系代替,青衣江畔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越来越多的市民来到这里,与公园城市建设“双向奔赴”。


城园相融、山水相间。如果说“湿地公园”是为了让湖泊回归民众,满足市民对于“水系景观”的向往,那么我县布局城、镇、村的森林公园、口袋公园、健康绿道等公园绿地景观,则如同嵌入城市的“通风廊道”,让市民在公园城市中有了满满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在城区众多的公园中,九龙山森林公园尤为引人注目,只因它有着城区面积最大的“城市森林”,让市民可以在自然之美中,边“森”呼吸边锻炼,切实感受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九龙山森林公园山顶俯瞰城区
“沿路都是茂密的树林,山顶还能看到城市全貌,非常赞。”市民李先生说。
从看见绿色,到享受绿色。公园城市为居民提供了更多的生活场景,装点和丰富了市民的宜居生活,更让“见缝插绿”发生在街头转角处,存在于美丽乡村间。
闲暇时分来到中保镇现代农业观光园,在舒适干净的广场上,散步、品尝小吃,或者与家人一起在河堤上观赏生态农业示范园里生长的蔬菜和奔腾的青衣江水,享受一段惬意的时光……

中保镇现代农业观光园一隅。周宇琴/摄
得益于我县丰富的自然地理资源和果林资源,在乡村,公园衍生出“田园浪漫”“民族特色”等美学方式,为村民打造出从休闲、体验到社交、情感的多元化公园城市生活方式,拉近了城乡距离,成为助力城乡融合发展的有效途径。
而贯穿城市的“引青入城”项目,则引入青衣江水,构建10公里长的城市活水景观带,通过河岸走廊、景观大树、休憩座椅等元素,营造出一幅如诗如画的城市风光,不仅提升了城市的防洪能力,还极大地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引青入城”一隅。张锐红/摄
长期以来,我县持续推进公园城市建设,提质公园配套设施,丰富公园景观节点,积极打造多元“公园+”应用场景,拆围透绿、见缝插绿、改造提升……让城市蓝绿空间占比提升,城市绿色底蕴也不断厚植。
据了解,我县编制完成了《洪雅县公园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完成柳江镇雨水花园、中保镇现代农业观光园等镇级公园建设,顺利推进瓦屋山复兴村羌族文化村落等村级公园建设,建设田锡水景公园、街头公园、城北驿站、瓦屋山大道绿化景观工程等10个项目,镇绿地布局日趋均衡,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全县建成区公园个数增加至9个,建成区绿地率达34.55%,县城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2平方米。
公园城市建设,正成为洪雅市民幸福感、获得感的重要来源!
评论 0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