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系列报道 |【六个洪雅升级版】幸福洪雅

洪雅融媒 2024-09-29 09:08 5322

编者按: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辉煌七十五载,历史的年轮印证着时代的变迁,岁月的轨迹铭刻着发展的历程。我们特此推出【六个洪雅升级版】、【新名词看新发展】系列报道,记录洪雅发展变化,展现拼搏奋进风采,向祖国75周年华诞献礼。


范自节/摄

何为幸福?是安居乐业、政通人和、服务保障;是在外漂泊时,家乡吹来的暖风;是遇到困难时,“家人”无私的帮助……


幸福洪雅,乐居之都。


当前,洪雅正聚焦民生实事,聚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就业友好型发展、养老服务可持续发展和卫生健康事业及基层党建高质量发展,持续用力夯基石、补短板、强弱项,奋力建设“和谐、精致、幸福”的现代化洪雅城,让每一个生活在洪雅的人都能享受精致幸福生活,每一个来洪雅的人,都有“一见如故、宾至如归”的亲切感。


幸福在社区

绿意共享 和谐互助


张锐红/摄


清晨,当阳光照亮整座城市,洪雅的生机与活力也随之被唤醒,公园、广场、运动步道……市民尽情在魅力公园享受运动健身带来的快乐。


早上八点多的洪雅生态广场,随处可见群众的身影,有打篮球的、有跳广场舞的、有打太极拳的,大家的运动方式多样,在收获健康的同时,也织成了城市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这里风景很好,人也很多,我们都喜欢来这里。”市民李阿姨说。


近年来,随着我县公共基础设施的日趋完善,全民健身的“幸福半径”被拓宽,也让生活在这座城市中的人民享受到了更多方寸之美。


航拍龙吟滩湿地公园。尹霜林/摄


在龙吟滩湿地公园,花草植被郁郁葱葱,人工湖、游乐设施等分布其中,漂亮的健身步道将锻炼的人群串连起来,在秋日的傍晚,汇聚成幸福之源,传递出美妙的城市旋律。

……


山水人城和谐相融,公园城市建设让市民在不同场景里体验幸福。而回到家,我县一个个分布大街小巷的社区网格单元则让群众的幸福感受愈加浓郁。


社区志愿者在街头开展志愿服务


洪川镇阳光社区,活跃着一支“红马甲”,十年如一日,始终闪耀在基层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奉献精神,以不懈努力换得群众暖心;在洪川镇文塘社区,“银龄欢聚塘”、“小小楼栋长”等项目服务活动有效提升了社区居民的融入感、获得感、幸福感,让农转非社区更加有温度;在止戈镇止火街社区,“文明积分”激励、鞭策居民主动参与移风易俗、帮扶邻里,为社区发展提质献策,推动社区向美发展,有效提升了居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文塘社区“小小楼栋长”活动。图源益馨社工服务中心


近年来,我县积极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从群众“关键小事”入手,围绕构建城乡社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以实施社区治理重点项目为抓手,创新推动“五社联动”治理机制,让干群关系更加融洽,居民幸福感受也更加强烈。2023年9月,洪雅“基层治理”工作获省政府督查激励。


幸福在民生

教育惠民 就业促进



聊起洪雅,人们总会提及美丽的山水画卷,浓浓的烟火气息,以及热情好客的人情味。然而,这座城市远不止于此。


洪雅,一座神奇的康养之城,昔日正人田锡在此留下了深深的烙印,物转星移,在田锡文化精神的润泽下,洪雅新时代教育篇章徐徐展开……


“要想做好教师,最好的是和好教师做朋友。”日前,在眉山电子职业技术学校2024—2025学年度上期新老教师结对帮扶启动大会上,新教师夏玲慧如是说道。


图源县教体局融媒号


“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在这场大会上,新老教师在行礼敬茶中缔结师友之约,从此“师徒结对、青蓝相依”,文脉相承、互助努力。


据了解,“新老教师结对帮扶”是我县教育系统的优良传统之一,通过这种“老带新”的方式,让青年教师在思想、师德、专业技能等方面迅速全面成长,为打造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新时代教师队伍提供了有力保障。


而这只是我县积极推进教育体育事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县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采用“335”(三个学区、三类学校、五个统一)模式推进“学区制”改革,科学调整学校布局、有效整合教育资源,全面落实“五育并举”,推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且有质量的教育。


建设中的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项目。帅玉洁/摄


据统计,今年以来,我县投入教育经费3.3亿元,向上争取资金5635万元,新建成投用学校1所(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项目),有序推进建设项目4个,维修改造学校2所。2023年获评全省首批示范性义务教育学区制治理试点县。


教育稳步发展,就业工作也积极推进。


每个月的9号,在县人社局公共人力资源市场招聘大厅,一月一次的常态化主题招聘活动总会吸引不少求职的朋友前来应聘,大家拥立架前,仔细查看用人单位招聘简章,或是主动与自己感兴趣的企业洽谈,积极寻找自己心仪的工作岗位。



“设置的岗位很丰富,工资福利待遇也不错,希望我们都能应聘上。”求职者们纷纷表示。


一月一次,一月多次……在县级各部门的全方位发力下,高校毕业生、残疾人、返乡农民工、退役军人等特殊就业群体专场招聘持续开展,“送岗下乡”等活动阶段性开展,多层次、多领域,充分满足了群众多渠道就业创业需求,让人民群众真正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助力共创共享幸福美好生活。


“送岗下乡”活动。余艳萍/摄


一直以来,我县始终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全力稳就业促就业,就业规模持续扩大,重点群体就业稳定,服务体系日趋完善,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创业。2024年已开展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退役军人等线上、线下招聘会21场次,提供各类就业岗位5000余个,达成就业意向1620余人。


幸福在保障

全民参保 养老助老



近日,国家医保局公布“全民参保”典型案例获奖名单,我县参保案例《疾病无情,医保有爱——感恩政府为我送上的暖心大礼》荣获全国医疗保障系统三等奖。


荣誉的背后,凝结着责任和汗水,更是幸福感的直接体现。


近年来,我县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将“民生部门保民生”理念融入医保工作全过程,扛起“参保全覆盖,一个不落下”组织征缴大旗,持续拓宽服务渠道,织密织牢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医疗健康“保障网”,让符合条件的困难家庭都能及时享受到医保惠民政策。


医保宣传下基层活动


一次次奋进,一项项举措,让民生保障更加殷实,幸福底色也更加鲜亮。据统计,截至今年8月底,全县医保参保人数290481人,参保率99%以上;医疗救助资金全额资助参保874人,资助金额33.21万元;定额资助参保14070人,资助金额227.62万元,重点特殊群体参保率100%。


此外,“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既是每个家庭关切的家事,也是关乎民生的大事。


走进洪雅县文塘社区助老餐厅雅康店内,菜香扑鼻,笑声阵阵,社区老人们围坐一桌,边吃着美味的菜肴,边聊起最近的开心事,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


在助老餐厅用餐的老年人。唐巾/摄


据介绍,该助老餐厅采用公建民营方式运营,提供营养健康、荤素搭配(3荤3素1汤)的午、晚两餐,并向城区各助餐点开展配餐送餐服务,且内设多功能餐厅,用餐之外,老年人还可在此进行棋牌等休闲娱乐活动。


“办得好!色香味俱全,菜品也很丰富!”老人们对助老餐厅赞不绝口。尊老、敬老、爱老成为社会良好风尚,幸福变得触手可及。


多部门联合在日间照料中心开展活动。图源县卫健局融媒号


而在洪雅,以普惠性、多样化为发展路径,我县还积极探索运营了养老服务综合体、日间照料中心等机构,进一步落实好养老服务政策,不断增强老年群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截至目前,我县已建成城乡养老机构14个,医养结合备案机构1个,设置床位1167张,入住老年人611人(其中特困人员376人,低保人员23人,社会代养212人),全县有集中供养意愿的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100%。建成养老服务综合体2个、城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57个、养老服务点38个,初步形成覆盖镇、村、组的三级养老体系。



伍庆华/摄


倾心为民、办好实事、发展成果普惠共享。多年来,洪雅深入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把“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创新打造新时代幸福美好生活态,将幸福融入城市发展基因和一项项具体行动中,让幸福生活可感可触、可视可及。



如今,一幅幅幸福画卷徐徐铺开,一张张幸福笑脸灿烂绽放,“幸福在洪雅”理念正深深融入这座城市的基因。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猜你喜欢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