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系列报道 |【六个洪雅升级版】宜居洪雅

洪雅融媒 2024-09-26 09:30 5654

编者按: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辉煌七十五载,历史的年轮印证着时代的变迁,岁月的轨迹铭刻着发展的历程。我们特此推出【六个洪雅升级版】、【新名词看新发展】系列报道,记录洪雅发展变化,展现拼搏奋进风采,向祖国75周年华诞献礼。

清晨洪雅。范自节/摄


环境舒适宜人、交通网罗八方、项目欣欣向荣……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落在城市上空,流淌千年的文脉唤醒城市的繁华宜居洪雅便在这一刻有了“具象化”。


翻开洪雅城市建设篇章,城市变化发展日新月异,高楼林立,地净巷洁,水清路畅,移步异景……大街小巷里,起承转合间完成了整个城市的蜕变,“中国养都”的奥秘也一步步被揭开。





生态宜居

出门见景、抬头见绿


瓦屋雪原。何泽琼/摄


地处四川盆地西南边缘的洪雅,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拥有中国版图上罕有的大体量山水森林群落。


全县森林面积达200余万亩,森林覆盖率超71%,负氧离子平均浓度达国家Ⅰ级标准,有全国首个“抗衰老健康产业试验区”七里坪、“全国首批森林康养体验基地”玉屏山,是全省唯一的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县,素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美誉。


全国首批森林康养体验基地——洪雅玉屏山。张佳豪/摄


在全国最大的森林公园——洪雅‌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有超过3600种植物、890种野生动物和13只野生大熊猫在这里繁衍生息。


要知道,根据第四次野外大熊猫种群数量调查结果,目前我国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有1864只,而在大熊猫国家公园眉山片区瓦屋山区域,就达到了13只。


在瓦屋山活动的大熊猫影像。红外相机摄录


如此优越的生态环境,洪雅何以而成?


答案是绿色。坚持绿色低碳、绿色惠民,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位于洪雅县城西北的中山镇前锋村,幅员14.98平方公里,是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全村共9个村民小组,1642户5787人。


曾几何时,前锋村的污水直接排放到地里、沟里,严重影响人居环境。“以往大家的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都倒在河里,河道是臭气熏天 ,各家各户门前更是一片狼藉。”村民们感叹。


如今的前锋村茶叶基地。孙玉明/摄


为改善这一现状,前锋村因地制宜,采用“三格式污水处理池+人工湿地”资源化利用治理模式进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让村民幸福感大大提高,也让前锋村摇身一变成了远近闻名的旅游村……


而这只是我县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生态宜居城市的一个缩影。


多年来,我县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以久久为功的战略定力,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打好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动青山入城、碧水穿城、减污扩绿。从绿进林还、独木变林海的绿色奇迹到守护生灵、飞禽走兽穿林间的生机盎然,从奔流不息的青衣江水到一望无际的“天府粮仓”……一次次奋进,一次次谋划,生态文明建设图景愈加清晰,宜居洪雅画卷也愈加厚重。


静美青衣湖。赵兴权/摄


据统计,今年1—8月:

我县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14天,优良率87.7%,在全市6个区县中正序排名第1。PM2.5平均浓度26.9微克每立方米,在全市6个区县中正序排名第1。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2.98,同比改善0.7个百分点,市内正序排名第1,在全省183个区县中正序排名89位。

纳入国家考核断面周公河葫芦坝电站断面、青衣江木城镇断面水质为地表水Ⅱ类;市级河流青衣江、安溪河水质为地表水Ⅱ类,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和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水质达标率均为100%


交通便利

路网畅通、百业兴旺


中山镇2024年中央财政以工代赈项目航拍。肖蒙/摄


“现在路通了,我们把竹子运出来卖都方便多了。”近日,历经七个月的紧张建设,中山镇2024年中央财政以工代赈项目(王沟村)全面竣工,村民们看着延伸到家门口的产业路激动不已。


在王沟村,茶叶、林竹是当地的主导产业。以工代赈项目实施以前,此路段为土质路面,会车困难,沿线安保设施欠缺,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


以工代赈项目实施后,不仅极大地改善了基础设施条件,消除了道路安全隐患,解决了广大群众出行难和林竹销售等问题,同时也为下一步推动农旅融合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助推乡村振兴发展。


道路通达,民心舒畅。中山镇王沟村是我县加快实施交通战略、促进交通便民的生动样本。


七里坪连接线项目。图源县交通运输局


今年4月,随着一阵阵欢呼,七里坪连接线建成通车,成为连接七里坪旅游度假区的旅游交通要道,对促进我县“交通+旅游”融合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也让群众的幸福感受更加浓郁。


而在洪雅,这样的绿美交通路比比皆是。2021年5月建成通车的洪雅大峨眉国际旅游西环线,串联起柳江古镇、高庙古镇、七里坪旅游度假区等多个景区,成为四川省最美农村路;2023年4月建成通车的S308瓦屋山快速通道,是大峨眉交旅融合先行示范区的重点项目,也是全县融成入圈的重要通道,还是一条旅游观光大道……


洪雅大峨眉国际旅游西环线(高庙段)。张佳豪/摄


交通网罗八方,旅游致富万家。


近年来,我县持续推进市政道路设施建设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功能齐全、互联互通、便捷畅通的路网体系,实现全县12个镇国省道全覆盖,3A级以上景区通三级以上公路,所有建制村通硬化路,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城市面貌的改变,享受“看得见、摸得着”的城市空间品质。


洪雅部分交通干线。任忠/摄


据统计,截至目前,洪雅县纳入数据库管理公路路网总里程1391.3公里,其中农村公路1097.5公里,占公路总里程78.89%,农村公路路网密度为0.579公里/平方公里。洪雅大地上,一幅四通八达的交通画卷正徐徐铺开。


幸福“加码”

城市品质蝶变跃升


中保镇垃圾中转站。图源县综合行政执法局


“这里看着挺美观,现在垃圾转运更系统化了,家门口也整洁漂亮不少。”近日,在中保镇垃圾中转站,村民们看着眼前的站点,赞不绝口。


2023年8月,该中转站开工建设。今年6月,涵盖垃圾压缩、负压除臭喷淋、垃圾分类等功能系统的垃圾中转站建成投用。不仅有利于村民生活垃圾投放,提高了垃圾转运工作效率,更让群众生活有了品质。


今年7月,除洪川镇以外的11个镇垃圾中转站项目全部建成投用,一座座“超级工厂”拔地而起,成为垃圾转运系统化的有力抓手……


完成改造后美丽整洁的小区。帅玉洁/摄


与此同时,老旧小区改造、基础设施建设、重点群体就业等一系列民生实事项目也如火如荼进行。在城市的大街小巷,运动健身公园、湿地公园、森林公园等颜值与内涵兼具的城市公园更是成为繁华闹市的方寸之美。


洪雅龙吟滩湿地公园。张锐红/摄


悠悠万事,民生为重。


近年来,我县立足百姓关切,聚焦市民期待,以补短板、惠民生、增活力为重点,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集中力量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让昔日城市“边角料”变身“绿色客厅”,电梯、路灯、燃气通到群众“家门口”,医疗、教育搭起通向幸福的道路……城市焕发勃勃生机,群众生活品质也不断提升。


据了解,我县现有承办省、市、县民生实事116项,包括“建成村级养老服务设施”、“实施乡镇场镇、农村‘路灯照明’工程”“新(改)建农村公路(公里)”“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流入地顺利接受义务教育”等民生实事。截至8月31日,已完成或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61项,占比52.6%;正在推进55项,占比47.4%。其中,省定民生项目40项,已完成或超额完成18项。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猜你喜欢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