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面对面·邻里互助① 】党建引领基层融合 同心共筑和谐邻里

洪雅融媒 2022-04-15 16:28 19763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

和谐的邻里关系,

是社会文明的底色。

如何在基层治理中

发挥党建作用

凝聚邻里温情

构建和谐邻里关系?

一起来看看,

丹棱这几个地方的做法。

👇👇👇

党建引领 活动搭台 让老旧小区“活起来”


从环境脏乱差、邻里关系紧张到秩序井然、环境优美、邻里和睦,最近,眉山丹棱县齐乐镇中泰花园小区发生了很大变化。

在党组织和党员的引领下,小区每周开展各种活动,大到疫情防控宣传,小到进小区磨刀、为新书包书皮,在欢声笑语中大家的心越走越近、情越来越浓。

“因为我们这里是老旧小区,硬件设施比较落后,人员构成复杂,相关组织也没有成立,小区面貌一直以来‘脏乱差’,邻里关系十分紧张。”4月2日,当记者来到中泰花园小区(一二期),虽然看得出这个近20年的小区基础设施比较简陋,但环境十分幽静整洁,居民们见面有说有笑,物业人员兢兢业业,氛围十分和谐。在该小区党支部书记朱雨薇介绍中,小区的过往令她十分头痛,也衬托出如今的治理成效。

据介绍,该小区修建于2003年,共10栋38个单元,住户390户、1148人。小区党支部有党员14人,小区报到党员174人。近年来,中泰花园小区(一二期)针对基础设施维护难、便民服务提质难、邻里关系融合难等“三难”问题,坚持以党建引领小区治理,深挖政策、区位、人才等优势资源,探索形成“圆心治理体系”,逐步实现环境和谐、邻里和睦、生活和美。

何谓“圆心治理体系”?

据介绍,首先,组织建设“定圆心”,把握“建组织”与“抓带动”的关系,于2020年成立小区党支部,并引领形成业委会、物业公司等组织,选定38个楼栋长,形成以此为支撑,以包保单位、“两新”组织为补充的“一核多元”组织体系,全面系统推进小区治理。

其次,精细服务“拓半径”,围绕构建“15分钟生活服务圈”,聚合社区各方资源,通过开展“公益课堂进小区”“公益活动进小区”等活动,搭建邻里互助供需发布平台,不断提升服务精细化水平,有效拓展提升小区治理半径和温度。

最后,四治融合“绘圆弧”,即自治聚合力、法治构良序、德治扬美德、智治增效能。

“大家有了家的感觉,参与小区治理也更加有积极性。”看着小区一天天变好,曾经以多年不交物管费表达对小区管理不满的住户王玉芳,如今不但带头交物管费,还义务当起了小区卫生监督员。

以点带面  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米”


“楼下做生意,楼上过日子;农忙种果果,农闲坝坝舞。”4月初,正是不知火集中上市的时节,作为丹棱晚熟柑橘核心生产地,齐乐镇龙鹄村果农忙着采摘一年的辛勤成果。漫山遍野的水果园底部,分布着居民聚居点——龙鹄山小镇,这里有114户住户将要集中入住,70多岁的黄秀英老人一家就是其中之一。

“目前聚居点入住了三分之一,针对全部入住后如何加强群众服务和管理,我们有了‘微网格’的想法,并将该做法从聚居点辐射到整个村。”据龙鹄村第一书记赖星忻介绍,2020年村级建制调整,龙鹄村“三合一”,一举成为齐乐镇最大的村,基层治理半径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充分,服务群众有短板。针对这一现状,龙鹄村以聚居点为试点,在全村推行“微网格”治理模式,力争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米”。

据介绍,“微网格”治理模式整合普通党员、非党干部、本土专家、乡贤能人、“五老”人员、人大代表等资源,建立党员、干部、能人服务联系群众的全覆盖工作体系,构建“1+N”联系服务模式。

“以前每个人点对点找村干部处理事情并不方便,现在遇到事情直接跟微网格长说,他们更了解情况,处理问题更加高效。”当龙鹄村3组村民王学林得知自己有了定点联系的微网格长,他连声说这是好事情。

深挖文化内涵  浸润乡村治理


“群众住得散,但人心不能散。以文化人、以德治村乡村治理新路径,是我们从市级贫困村到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省级四好村的秘诀。”丹棱县仁美镇桂香村辖区面积10平方公里,共有村民小组11个、总户数1238户、人口4023人,是典型的散居农村地区。如何通过治理,弥补物理上的散、强化心理上的聚,该村第一书记郭瑞表示,乡村治理,文化有力量。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以文化人、以德治村,桂香村先从党员干部队伍入手。该村立足端淑故里、为学精神发源地等优势,发掘端淑文化资源,开展“为学讲堂”,教导党员增强为民情怀和公仆意识;依托红色文化资源,邀请本村老战士、老党员开设“老革命课堂”,用身边人讲身边事,帮助党员干部提高党性意识,夯实信仰之基。发扬端淑精神,锚定民生服务、产业服务和社会服务“三张清单”,密切党群鱼水情。实施入户听音行动,破解不接地气问题;实施压担定责行动,破解吃大锅饭问题;实施找差距补短行动,破解故步自封问题;实施带头示范行动,破解凝聚力不强问题。

以文化人、以德治村的乡村治理新路径给桂香村群众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该村集体收入在2019年基础上增长5倍,2021年突破50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5380元……


来源:文明眉山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猜你喜欢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