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百年 数说洪雅②丨关键时期,砥砺前行把握时代机遇

洪雅融媒 2021-09-02 10:07 6805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从1921年到2021年,这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筚路蓝缕奠基立业、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是用鲜血、汗水、泪水、勇气、智慧、力量写就的一百年;是苦难中铸就辉煌、挫折后毅然奋起、探索中收获成功、失误后拨乱反正、转折中开创新局、奋斗后赢得未来的一百年。


10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县人民坚定信仰,艰苦奋斗,共同在洪雅这片热土绘出了一幅波澜壮阔、秀丽壮美的画卷。如今的洪雅,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决策部署,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全面从严治党纵深推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关键时期,砥砺前行把握时代机遇

一个国家发展的道路是漫长的,但紧要处往往只有几步。同样的道理,放在一个地区上也是适用的。历史潮流滚滚向前,洪雅牢牢跟随国家发展脚步,抓住了每一个历史发展的机遇。


抗日战争时期的洪雅。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中国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抗战期间,洪雅不属于战区,但洪雅人民仍然无畏坚决的站了出来,把儿女送上战场;抽调民工修筑运送战备物质的乐西公路和邛崃飞机场;为前线筹备战备物质,发动群众捐钱捐物。八年间,作为后方,洪雅为前线筹备物资,仅1939年当年,在全县仅有3.5万户基础上,就征募完成黄谷13030.93石,3年时间就完成了“一户一石”的黄谷征募任务,八年间,洪雅共向抗战正面战场输送兵源14750人,洪雅籍士兵阵亡159人,为抗日战争流尽了最后一滴血;共征调民工9330人抢修邛崃飞机场,因修建机场获病772人,相继死亡40人。


过渡时期的洪雅。1949年12月17日,人民解放军二野五兵团十六军四十八师在乐山追歼国民党逃敌之后,从夹江经木城赶到洪雅,解放军进城后,随即派出一四二团赶赴仁美高桥,张场接替二十四军一三七师的防务,经过约两个小时的战斗,国民党溃军被全部歼灭。至此,洪雅解放。洪雅人民从此结束了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开始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社会。


解放初期县委机关干部合影


1950年1月9日,中共洪雅县委员会、洪雅县人民政府正式成立。之后,迅速开展剿匪反霸、减租退押、镇压反革命、整党整风等,人民政权得到了巩固,老百姓的生活盼来了新气象。1950年12月,洪雅县委在全县大规模地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1953年,洪雅县委结合洪雅实际,带领全县人民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全县已基本完成三项改造,比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提出的需18年时间提前了11年。这标志着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在洪雅已基本确立。从此,洪雅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迈进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改革开放初期的洪雅。1978年12月,党中央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全会以全党工作重点转移为特点,实现了一系列的拨乱反正,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和全国一样,洪雅人民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逐步实现了全面开放,开启了改革开放新的历史征程。



1980年,洪雅农村开始推行联产承包和生产责任制。1981年,由包产到组向包产到户和大包干发展。1982年,全县实行大包干的生产队有1880个,占生产队总数的96%。剩下的77个生产队也在1983年实行了大包干。包产到户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由1979年的4790万元增长到1983年的8587万元,增长79.27%;农民人均收入由1979年的100元增长到1983年的208元,增长108%;农民人均口粮也由1979年的302公斤增加到1983年的374公斤,增长23.8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中的洪雅。1999年6月21日,眉山地委、行署作出《关于开展“眉山新村”建设的决定》。“眉山新村建设”是眉山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阶段性奋斗目标。县委、县政府根据地区的决定,于1999年7月8日,作出《关于加快洪雅县新农村建设的决定》。《决定》指出,1998年底,洪雅已基本实现小康。


今后十年,全县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及奋斗目标就是建设具有洪雅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通过十年努力,产业化优势初步形成,工业农业总产值达到20亿元,财政收入达到1.5亿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000元以上,交通条件、住房面积、县城建设焕然一新。



图片:县融媒体中心、县档案馆、县地方志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猜你喜欢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