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网红院长”单霁翔眉山开讲——如何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望者

洪雅融媒 2021-07-22 16:50 2202


今日上午,故宫博物院第六任院长单霁翔来到东坡故里,和眉山市民一同分享他与故宫的故事,传授让文化遗产资源活起来,如何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望者的独家“秘诀”。


作为故宫博物院第六任院长,单霁翔被外界尊称为故宫“掌门人”,但他自诩“故宫看门人”,淡然谦卑中守着一份沉甸甸的热爱与责任。他是少有的一一踏足故宫9000多间房舍的人,上任五年来光鞋子就走破了20多双。


一桌一椅一个人,在两个小时的演讲里,单霁翔用幽默诙谐的语言、生动详实的例子,从开放空间调整、文物建筑修缮、故宫环境治理和文化创意产业等方面,娓娓道来,讲述他在故宫博物院当“看门人”的点点滴滴。其间,金句不断,引发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一切工作以服务观众为中心”



单霁翔的演讲,给观众展示了一个从未听闻的故宫,尽管在场观众有人到过故宫,但听了演讲才知道故宫方便丰富的参观体验背后付出的艰辛与努力。“比如,过去故宫这个屋顶上长了很多草,要把它们除掉是很难的一件事,我们必须得把瓦揭开,把草根拿出来,把古建筑修好,把缝抹严不叫草籽再进去。这样一干干了两年,我们终于可以对社会宣布,故宫博物院1200栋古建筑上没有一根草。”


演讲中,单霁翔通过上百张对比图,展示故宫环境整治前后,告诉大家故宫开放面积的日益增加来之不易。



“故宫一切工作的中心是什么?以管理为中心还是以服务观众为中心?”单霁翔说,他到故宫博物院后所做的工作,核心就是以观众体验为中心,不论是平整地面、增加座椅、增加卫生间、推行网络购票,还是修缮文物、开放宫殿、丰富展览,抑或是提升文创、数字化应用,全都是为了让观众拥有更好的参观体验,让故宫博物院走进百姓生活。


在故宫“看门”的七年里,单霁翔坚持文物回馈于民,开放于民,坚持门票不涨价,还设置了许多座椅,让参观者能够“有尊严地休息”。



单霁翔还介绍了故宫在“文化+科技”方面的努力。他表示科技对于博物馆而言,并不是简单的“声光电”的展示手段。而一定是“科技+文化”的有机融合。 要想让更多的故宫文化走出红墙,走向大千世界,就需要深度挖掘博物馆的文化资源,并借助科技这个“翅膀”,同时深入了解人们对需求,有的放矢地将科技和文化进行对接。


单霁翔在任这些年,故宫批量诞生“网红”。从文物修复师到故宫文创,再到文化活动……故宫屡屡在互联网上掀起波澜。而正如故宫内部人士所言,单霁翔本身成了故宫最大的“网红”。


在这位被称作“萌萌哒”院长上任之后,故宫开启了自己的“网红”之路。在他的掌舵下,一直板着脸的故宫确实“萌”起来了。

从此,“雍正卖萌图”被疯狂转载;《胤禛美人图》《韩熙载夜宴图》《每日故宫》等APP,下载量坐着火箭往上蹿;康熙摆起剪刀手,朱棣戴上了墨镜……


在故宫,文物开始说话,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文物和文创产品,与时间对话。



把工作当学问做,把问题当课题解


2016年,纪录长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成为“网红”。该片历经5年项目调研、4个月不间断的纪实拍摄,单霁翔说,没想到点赞最多的竟然是年轻人,还吸引了很多年轻人想要来故宫修文物。



“纪录片拍摄得很有趣,但很多时候这份工作是择一事,终一生,要耐得住寂寞。”单霁翔说。


这部纪录片展现了故宫人的工匠精神,令单霁翔感动的是,“没想到大家还喜欢看我们的员工,我们的专家学者日复一日地、细心地修复文物。”虽然文物不会说话,但它们的生命历程会比人的生命历程更长,我们对待它们的态度要改变,所以故宫成立了世界上第一所文物医院。这里汇集了超过200名文物医生,配备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文物“诊疗”设备,如文物“体检”专用CT机,显微观察设备、材料分析设备、无损探伤设备等,这些高精尖的设备可以很好的辅助医生给文物问诊。


董诰山水帖落修复中


他在PPT上展示了裂成碎片的董诰山水贴落,在故宫专家利用现代化设备修复后“起死回生”,当精美的修复照片呈现在大屏幕上时,观众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董诰山水帖落修复后


演讲中,单霁翔不断地传递着一种文化自信和工匠精神。


故宫每年接待上千万的国内外观众,如何让观众有尊严地欣赏原状陈列,平衡“文物保护”和展陈效果之间的关系?故宫想到了安装室内灯光照明系统。


为了保护文物,故宫和专业团队对全年的“日光数据”与“殿内光数据”统统进行了采集与分析,结合每座宫殿建筑特点及功能,多次进行现场试验及论证。最终提出最大限度贴近自然光照射效果的设计方案。

关闭售票窗口,实施全网售票;在古建内设置安全的冷光源点亮紫禁城;3300个高清摄像头,65面大屏幕覆盖故宫各个角落,实时保护文化遗产安全;根据古建和文物不同的抗震能力制定保护预案……单霁翔向大家介绍了近年来,故宫博物院运用大量科技手段助力提升文化遗产保护、展示传播和服务观众能力,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和监测、数字化展示和传播等方面所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和成果。


“这些年来,我养成了一个习惯——把工作当学问做,把问题当课题解。工作要想提升,一定会遇到很多难题,不能回避、躲开,要当作课题一样把它们解开。”这句话也引发了观众的集体共鸣,成为此次演讲的金句之一。



近年来,越来越多不进博物馆的人,愿意花时间走进博物馆。单霁翔希望故宫让更多的人接触文化,也让文化在他的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


单霁翔的心愿是让故宫拥有的每一件文物都“光彩照人”,“要把壮美的紫禁城完美地交给下一个600年”。


单霁翔参观三苏祠


故宫博物院美图


来源:眉山日报

评论 1

  • hy53486 2021-07-22

    咋没有提前预告呢?

我要评论

猜你喜欢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