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档案】中共洪雅县地下党活动简述 (七)

洪雅县史志编纂中心 2021-06-11 15:57 5698

罗坝乡文化促进会

“罗坝乡文化促进会”是洪雅党的地下组织领导的群众组织。它的前身是1935年驻罗坝国民党24军137师818团团长余味儒以发展罗坝文化事业名义成立起来的“罗坝乡文化促进社”。1945年8月,洪雅党组织负责人罗英、牟文元恢复并改组“文化促进社”,更名“罗坝乡文化促进会”,利用这一合法团体开展革命活动,为党组织发现和培养积极分子,向国民党基层政权作斗争,迎接洪雅解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一)

1933年,四川发生“二刘”(刘湘、刘文辉)混战,结果刘文辉战败,退据西康。为了加强西康的防务,保障省会雅安的安全,刘文辉于1935年派137师818团驻守川康两省的咽喉地带——罗坝。818团团长余味儒是一个思想比较开明的人,驻扎罗坝后,对罗坝的文化教育、交通建设比较关心,在他的积极倡议、捐献和支持下,动用军工,先后兴建了罗坝中心小学校舍、罗坝场街道和罗坝至徐嘴的乡村小路。为了发展罗坝文化事业,倡议成立了“罗坝乡文化促进社”,并报洪雅县政府备案。社员主要是罗坝在外地读书的学生和在乡的积极分子、罗坝区公所、乡公所的职员。社址设在周绪成家。为了开展活动,“文化促进社”在禹王宫场地修建了篮球场和两幢书报亭,每逢罗坝场期,开放图书,组织回乡学生进行抗日宣传活动。从此,长期闭塞和沉寂的罗坝,逐渐活跃起来。

1937年7月7日面抗战爆发。这年的暑假,在成都师范学校读书的中共党员张再为(又名张浓聪,罗坝人)带回《中国往何处去》《国难三日刊》《大声周刊》《星芒周刊》等抗日救亡书刊,在学生中秘密流传。1937年的秋天,在罗坝中心校任教的进步教师牟文元,以“文化促进社”的名义,在禹王宫成立阅览室,公开存阅《新华日报》等进步书报。为了搞好家乡的抗日宣传活动,牟文元联合了学校的一些进步教师、驻军军官、区公所职员、青年朋友和-些保长,举办抗战壁报,利用论文、散文、诗歌、新闻摘要、漫画等多种形式,揭露日军暴行,讲解抗战形势。成立“罗坝抗战剧团”,在罗坝、止戈、东岳、观音(今柳新乡)、中保等地巡回演出《放下你的鞭子》《送子参军》《抗日救亡进行曲》《流亡三部曲》等抗日剧目。同时,还组织宣传队,逢场就在罗坝街上和到徐嘴讲演,进行抗日宣传。1938年下半年,牟文元离开罗坝到成都师范上学。818团也在1939年调离罗坝。随着国民党掀起一次又一次的反共高潮,“罗坝乡文化促进社”全逐渐停止了活动。

(二)

1945年的夏天和秋天,罗英、牟文元与川康特委派到雅安、乐山一带清理组织的陈俊卿接上关系后,陈俊卿向他们布置了团结农村知识分子、扩大群众基础、壮大党的组织的任务。为了做好这项工作,罗英和牟文元商量,决定除继续搞好以罗坝中心校为基础的读书会外,再将文化促进社恢复起来,利用这一合法团体开展活动。

1945年8月25日,在牟文元、罗英等人的倡议下,“罗坝乡文化促进社”光复大会隆重召开,有12桌人参加聚餐。大会一致同意改“社”为“会”。以“砥砺学行,敦笃友谊,提倡地方文化”为宗旨,拟定了新的《洪雅县罗坝乡文化促进会简章》、并刻制印章,申报国民党洪雅县政府备案。文化促进会设理事、副理事各1人,许德才、牟文元分别被选为理事和副理事。理事会下设五个股,文化股由许家荣、胡巨源负责,主要任务是推进文化工作;经济股由汪宗裕、许德宾负责,主要职责是掌管该会基金;交际股由汪宗涵、王春茂负责,主要掌管对内对外一切事宜;体育股由李怀明、刘帮成负责,主要责任是推进该会的体育运动;保管股由罗英、王裕清负责,主要管理该会的图书杂志及器具。该会的会员大多是进步青年,12名负责人中有3名是中共党员。

1946年1月20日,根据陈俊卿的指示,为扩大文化促进会的活动范围并使其活动经常化,召开职员会议,成立了文化茶园、文化剧团、文化球队、文化儿童团,并办文化壁报。为便于开展活动,还将会址从周绪成家迁到文化茶园。不久,春季开学,许德才上了大学,牟文元到成都教书,罗英担任罗坝中心小学校长。文化促进会进行了改选,重新登记会员,除学生外,社会知识分子须持高中文凭方能登记。这样,就把罗坝区、乡职员,以及国民党员、区分部书记、24军军官等排除会外。此次共登记会员100人左右,罗英、徐永康当选为理事和副理事。罗英利用这一合法形式,把学校的活动和文化促进会的活动结合起来,经常举办讨论会、讲演会、歌唱会、球赛等,丰富活动内容。

改选后的“文化促进会”,是党组织用来开展活动的一种形式,在壁报栏里揭露国民党发动内战的罪恶和他们反共反人民的倒行逆施。并将1945年重庆国共谈判时,《新华日报》上刊载的毛泽东飞赴重庆、奔走和谈的报道摘录在壁报上。此外,还揭露和谈期间国民党制造事端,破坏和谈,一心打内战,妄图消灭共产党的阴谋。刊出张再为从重庆寄回的毛泽东赴渝照片,以及全国人民对和谈希望的一副对联:“众望,化干戈为玉帛;独想,化玉帛为干戈”,揭露国民党破坏和谈的嘴脸。

文化剧团提倡新教育、新文化,自编自演一些短剧和滑稽剧,教唱抗日战争时期的进步歌曲,受到群众欢迎。每次演出时,群众都要为剧团挂红,放鞭炮。

通过以上活动,党组织团结罗坝的知识分子和学生,在罗坝形成了具有相当社会影响的“学派”,成为党组织开展合法活动的主要阵地之一。

(三)

1947年春天,罗坝中心校教师因三个月未得到薪金,学校得不到经费,党组织借机发动教师开展“反饥饿,争温饱”的罢教斗争。同时,以文化促进会的名义予以支持,向国民党地方政府施加压力,迫使洪雅县政府承认了教师们提出的条件和要求。1947年8月,洪雅党组织负责人罗英利用文化促进会的影响,竞选乡民代表主席获得成功,为掩护党组织开展活动创造了条件。

1947年7月,根据陈俊卿的指示,罗英辞去罗坝中心校长职务,但又要继续控制住这个阵地,以文化促进会名义向洪雅县政府推举党员白相贞继任罗英职务。县长彭伯熙置之不理,委任胡光华任校长。为此,文化促进会于8月,又向县政府呈文:《为胡光华经历缺乏不堪充任恳祈另委或由罗英继任由》,借以控制罗坝中心小学,便于开展党的活动,但仍遭彭伯熙拒绝。8月9日,文化促进会召开临时紧急会议,向县政府提出抗议。彭伯熙对此采取高压,对文化促进会进行恫吓,引起会员们更大的愤慨。

1948年1月学校寒假期间,外地读书的会员回到罗坝。文化促进会举行大会,商讨对彭伯熙发动一次更大的斗争。会后,由副理事徐永康等32人联名向专署呈文:罗坝中心国民小学自彭伯熙“一意孤行,自行委任胡光华继任校长以来,弊端百出,全乡人士无不鼎愤填膺”。同时,还以罗坝乡文化促进会、罗坝乡中心国民学校校外同学、罗坝乡中心国民学校学生家长名义,石印《我们向全县人民控诉》的传单,送发全省,指出学校“一落入胡光华之手,就变成了一个冷落的、衰退的、奄奄一息的快要死去的老人”,“曾经是为众教师批阅或修改学生副本的办公室,变成了呼吆喝六的牌声隆隆的赌场”,发出“我们能眼睁睁看着本地的教育被……糟踏吗?”的呼吁。彭伯熙大为恼怒,于1948年2月23日,派李正镒到罗坝,勾结县参议员黄允昌等一批人,指责“罗英校长视教育为弁髦,中途演成罢教”,要求“查讯传单标语究系何人所为”。文化促进会亦不让步,联合乡长罗宾儒指责黄允昌等竞选败北,伺机报复,斗争相当激烈。彭伯熙怕进一步激起公愤,一方面不得不于8月撤销胡光华校长职务,另一方面,又于6月22日将省政府教字批准的撤销文化促进会的指令,录令公告,张贴罗坝,文化促进会没有畏惧,继续进行斗争。

1949年11月,为了阻击胡宗南部西窜,迎接解放,文化促进会会员七八人,以“文化促进会”和学派的名义,参加罗坝乡民代表大会,倡议组织自卫队,“文化促进会”的会员响应党的号召,积极参加武装,迎接洪雅解放。

解放后,党组织将“文化促进会”更名为“中国新民主义研究会”,设图书室。罗英、牟文元、白瀑等捐出《新华日报》《群众》《新民主主义论》《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等书报几百册。后来,“文化促进会”的会员绝大部分走上了建设新中国的工作岗位。

来源:《中共洪雅县地下党活动简述》

编辑:李佳

审核:许剑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猜你喜欢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