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园餐桌,关乎成长,连着民心
今年4月,四川省政府办公厅印发
《中小学校“校园餐”
常态长效治理十条措施》
从经费保障、师生同餐、
明厨亮灶等多个维度
推动校园餐治理走向常态化、长效化
洪雅县积极响应
以“严”字当头、“管”字落地
将校园食堂管理落到实处
推动县域内校园餐实现
从“吃得饱”到“吃得好”的跨越
9月15日,记者走进田锡中学食堂,明亮整洁的环境、规范有序的流程令人印象深刻。厨房内,防蝇防鼠设施齐全,各功能间划分清晰;餐厅里,学生们正有序排队打餐,饭菜热气腾腾,香气四溢。“我们每天都有三菜一汤,老师也跟我们一起吃,感觉特别放心。”正在就餐的初一十二班学生王杰笑着跟记者说道。
这样的安心背后,是一套严密的管理体系。该校严格落实校长负责制,明确各岗位职责,实行“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机制,确保食品安全每一个环节都可控、可溯。同时,学校还建立了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室,推行“互联网+明厨亮灶”,让后厨操作透明化、阳光化。
“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吃得饱,更要吃得好、吃得安全。”洪雅县田锡中学校副校长王伟表示,学校定期组织食堂从业人员参加食品安全培训,严格执行食品留样制度,畅通投诉渠道,及时回应师生与家长的关切。此外,该校还积极推进“师生同餐”制度,全体教师与学生共同用餐,不仅及时了解饭菜质量,更在陪伴中传递关怀。“孩子回家常说食堂饭菜好吃,我们做家长的也更放心了。”一位学生家长欣慰地说。
和中学食堂的热闹景象不同,洪雅县第三幼儿园的午餐时间,更多了一份温馨与秩序。上午11:30,记者走进幼儿园,看到大班的孩子们正在用“七步洗手法”认真洗手,洗干净小手后,孩子们在教室里安静有序地取餐。老师们则忙着将香气四溢的小肉饼、清爽的莴笋丝、营养丰富的鸡汤和燕麦米饭,分装到每个孩子的餐盘。
“孩子每天回家都说幼儿园的饭真香!”家长代表赵美女士说道。她不仅是孩子的妈妈,也是幼儿园膳食监督委员会的一员。她向记者展示了手机里的“进货索证台账”,上面清晰地记录着当天猪肉、蔬菜的采购商家、检疫证明编号和检测报告。“幼儿园每周一都会公示当周食谱,每天下午还会在班级家长群里分享孩子们‘一餐两点’的照片,让我们能直观地看到孩子在园的饮食情况,非常放心。”
“考虑到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期,我们每周制定食谱时,都会借助AI工具进行科学的食物搭配和营养分析,确保谷、豆、肉、菜、果等各类营养素均衡摄入。”洪雅县第三幼儿园副园长徐晓丽介绍道,“为保营养均衡,食堂还会根据季节变化调整食材,在烹饪方式上,坚持以蒸、煮、炖为主,保持菜品清淡。我园通过科学的食谱制定、严格的食材管理和贴心的膳食服务,不仅让孩子们吃得开心、吃得营养,也让家长们感到安心和放心。”
从中学的“师生同餐 + 智能监管”,到幼儿园的“家长监督 + 童趣膳食”,洪雅县正以精细化治理践行着全省校园餐管理的“十条措施”。今年以来,全县已投入442万余元用于学校食堂硬件改造,实现公办学校“明厨亮灶”全覆盖,让学生不仅吃得营养健康,更吃得安全安心,切实守护好师生“舌尖上的安全”,让校园餐成为师生满意、家长放心的“暖心餐”。
洪雅县教育和体育局副局长王荐表示:“我们将继续强化校园食堂管理,持续推进‘明厨亮灶’和智慧监管体系建设,进一步压实主体责任、优化供餐流程、提升膳食质量,努力实现校园餐管理规范化、透明化、人性化,全力保障每一位学生吃得安全、吃得健康、吃得营养。”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评论 0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