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离开“浪浪山”,去洪雅看一看~

洪雅融媒 2025-08-26 09:23 1872

翻过这座山,可能还是山,但不翻过去,你永远不知道山后面是什么。

——《浪浪山小妖怪》

△ 图源:网络


“我想离开浪浪山。”——这句来自热门电影《浪浪山小妖怪》的台词,不知戳中了多少人的心。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浪浪山”,可能是重复的日常,可能是他人的质疑,或是那种渴望改变却又畏惧代价的挣扎。


而影片中的另一句话点醒了我们:“怕什么前路漫漫,走一步,便有一步的光亮。”


既然如此,为何不暂时离开自己的“浪浪山”,去洪雅看一看呢?


△ 拍摄 | 杨清亮


或许该出发了!

不是逃离,而是走向另一座山

走向洪雅的山


我想离开“浪浪山”

去瓦屋山翻越人生的高山迷雾


瓦屋山,那是一片充满神秘与挑战的天地。它挺拔的山峰,恰似人生中横亘的重重困难。站在瓦屋山之巅,俯瞰云海、日出、佛光等自然奇观,你会顿觉自己的渺小,也会感受到自然的壮美。


△ 拍摄 | 石天权

△ 拍摄 | 吴姣


瓦屋山有瀑布72条,其中最震撼的是兰溪瀑布,上千米的落差让水流在半空碎成玉屑,水雾扑面时,衣襟上沾满的不是水珠,是山神洒落的珍珠。听!水流在说:“你看这飞瀑,从山顶到谷底要走一万步,可它从未想过要成为溪流。”三星瀑布源于瓦屋山三星洞而得名,倾泻之间,轰隆贯耳似有“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意境。


△ 拍摄 | 尹霜林


面对如此壮观的自然景象,生活中的那些烦恼又算得了什么呢?正如电影中所说:“是妖是怪又怎样,抬起头浩浩荡荡。”


我想离开“浪浪山”

去玉屏山追寻心灵的萤火之光


当暮色染透玉屏山的松林,点点绿光开始在林间流转。成千上万的萤火虫在山谷间、溪流旁、草丛中闪烁飞舞,宛如撒落大地的星辰。蹲在观萤栈道,看萤火虫绕着古树画螺旋,忽然想起儿时夏夜,你是否也曾这样追逐流光?


△ 拍摄 | 尹霜林


这些微小的光芒让人不禁想起电影中的一句话:“就算只是只小猪妖,也有仰望星空的权利。”萤火虫虽小,也有属于自己的光芒,也能照亮一片小小的天地。


我想离开“浪浪山”

去古镇里寻找属于自己的节奏


洪雅的古镇,是岁月留给世人的情书。


柳江古镇的800年光阴,都浸在“烟雨”里。杨村河与花溪河穿镇而过,百年古榕的气根垂入水中,吊脚楼的木窗映着粼粼波光。曾家大院的“寿”字型建筑藏着时光的密码,卵石垒砌的屋基既能防洪,又拓宽了街巷——古人的智慧告诉我们,生活的难题总有温柔解法。坐在河边茶馆,看雨滴敲打着青瓦,听河水潺潺,才懂“烟雨柳江”的诗意,原是把日子过慢得从容。


△ 拍摄 | 尹霜林

△ 拍摄 | 余正平


而高庙古镇,则像被时光“遗忘”的角落。700年历史的老街藏在云雾里,三条青石街巷仅容一线天光泄入,古街两旁的木结构建筑,至今保留着明清时期的模样,铁匠铺里传出“叮叮当当”的打铁声,老茶馆里飘出茉莉花茶的香气。


在这里,时间仿佛凝固了,连呼吸都变得缓慢。或许,这就是“离开浪浪山”的意义——不是逃离,而是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



山水归途:在洪雅遇见新的自己


△ 拍摄 | 伍杰


《浪浪山小妖怪》之所以打动观众,是因为它告诉大家:“我们不是故事里的背景板,要做自己的主角。”当你站在洪雅的山水间回望,会突然读懂“离开浪浪山”的真正意义。



瓦屋山的瀑布教人勇敢,玉屏山的萤火点亮希望,古镇的光阴沉淀智慧。原来最好的远方,是在自然中重新认识自己,发现即使身处“浪浪山”,也能活出辽阔与诗意。


就像电影里说的:“人生的意义,未必是最终是否取得真经,而是在走出浪浪山的那一刻起,你已活出了自己真正的版本。”


△ 拍摄 | 唐洪


如果你也想暂时离开你的“浪浪山”

或许可以来洪雅看一看

去徒步观瀑,去仰望星空

去泛舟湖上

去感受那份“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的自在与畅快


山的后面是什么?

唯有亲自去过,才会甘心!



未署名图源瓦屋山景区、玉屏山景区、洪雅文旅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猜你喜欢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