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一个方言细节?别的地方说爸爸妈妈,四川说“妈老汉儿”;别的地方说爷爷奶奶,四川说“婆婆爷爷”。这种不同于寻常的称呼顺序,生动展现了四川人特有的思维模式:在这里,妇女不仅能顶半边天,而且里子面子都有了!
进入8月下旬,如果说接下来的日子都是用来给女孩过节的,真的一点都不夸张。为纪念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而设立的广元女儿节,从8月26日到9月1日,广元全市包括剑门关、唐家河等景区将对所有女性游客免门票。而8月29日的七夕佳节,自古都是重要的“女儿节”,穿针引线验巧,制作手工艺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巧,简直不亦乐乎。
所以,还等什么,蜀道山,快来四川过“女儿节”了!
眼下影视剧的“大女主”形象受追捧,但“大女主”在川渝地区只是“基础人设”。这里的女性,从来都不是历史的配角。
《华阳国志》记载的“蜀女赤足耕”,与江南闺阁形成鲜明对比,“飒爽英姿五尺枪”更是战争年代川渝妹子的真实写照。“学就西川八阵图,鸳鸯袖里握兵符”的明末女将秦良玉,将西南山地游击战术注入冷兵器革命,左手平叛,右手抗敌。她不仅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被正史列入将相列传的女性,更是秋瑾等巾帼英雄的偶像。
从小听着秦良玉故事长大的“女子”们,从不认怂。在巴中市通江县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的纪念墙上,刻着76位名叫“女子”的烈士姓名。“女子”是川陕地区对未成年女孩的称呼,她们在烽火岁月里参加红军,为这片土地献出了生命。1944年,四川资中县四维初级中学13名女娃兵弃笔从戎,写下请战书奔赴抗日战场,与三百年前秦良玉的白杆枪精神遥相呼应。
2024年广元女儿节上彩船巡游(资料图) 图据川观新闻
川渝妹子不但武能上马定乾坤,更是毫不“偏科”,全面发展。
说文,汉代卓文君既能当垆卖酒,又能以《白头吟》痛斥负心汉;唐代薛涛不仅是商业奇才,更以精妙诗篇流传后世;就连深居宫闱的花蕊夫人,也能写下“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的慷慨诗句。五代十国后蜀学者何光远《鉴戒录》里,早已给川渝妹子贴上了“蜀女多才”的标签。
论商,川渝妹子做生意也是一把好手。2200多年前的巴清,在惜字如金的《史记》中占到92字篇幅,这位“穷乡寡妇”以朱砂起家,最终登上“战国七大富豪榜”,连秦始皇都为之修筑“女怀清台”。
考试、做官,川渝妹子更是游刃有余。还记得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的织机“手办”吗?其主人很可能就是汉代的一名“女高管”,或为负责织室的官员。五代十国时期的邛崃才女黄崇嘏,作为《女驸马》原型,虽未“为救李郎离家园”,却真实演绎了女扮男装的传奇。她官至司户参军,还险些成为丞相周庠的女婿,那句“幕府若容为坦腹,愿天速变作男儿”,让她成为戏曲舞台的经典形象。
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织机模型
都说地位是自己争取来的,人类最本真的勇气在盆地喷薄而出。女儿节的主角武则天,就是最好的例证。
这位出生在广元的“川妹子”,作为“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之间的强力纽带,可谓是真正做到了给其他女性“撑伞”。父母去世后的守孝期不平等?她建议皇帝李治改革。女性在恋爱、婚姻、财产方面不自由?她跟皇帝一起推动变革。甚至在女性参政方面,她也大开绿灯:唐代梓州通泉县尉司马慎微的妻子李氏因文采出众被征召草拟诏书;名将裴行俭的妻子厍狄氏被召入宫中任御正,其子裴光庭能当官也算沾了老妈的光;颜真卿的祖母殷氏被召入宫协助处理政务。
难怪武则天的家乡人有样学样,在“正月二十三,女儿游河湾”时,把龙舟换成凤舟,更特意设了一个女儿节。
广元女儿节凤舟比赛(资料图) 图据广元市委宣传部
有人会问:为何巴蜀女子能迸发如此力量?这与家人的爱密不可分。在古代,巴蜀地区仍坚持“生女必举(养育)”。明末凌濛初在《二刻拍案惊奇》中记载:“至今西川风俗,女人自小从师上学,与男人一般读书,还有考试进庠做青衿弟子。”无论男女,全家托举。
秦良玉的白杆枪挑破礼教束缚,黄崇嘏的官袍渗入制度岩层,巴清的丹砂船驶出历史长河——这样的巴蜀女子传奇,你难道不想来看看吗?
本期话题
你还知道哪些巴蜀女子的传奇故事?评论区聊一聊~
撰文/闫雯雯 鹿壶
评论 0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