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古蜀道丨山川蕴珍宝 乡野耕丰饶

天府融媒联合体 2025-08-22 15:19 178

米仓天险千年越,荔枝云途万里香。两条古道所经过的绵延山川,给南来北往的路途增添了陡峭,却也造就了独特的自然条件,宝藏特产由此得以生长。《探寻古蜀道》,我们继续启程,看看一路都藏着哪些山珍野味、千百年来它们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米仓道上有哪些“土特产”,沿线居民最有发言权。

南充阆中市市民 向前锋:当时我们一起上学放学,还有很多小伙伴,一路走一路玩。

记者 王嘉妮:那个时候知道这是一条古蜀道吗?

南充阆中市市民 向前锋:那个时候不知道。

向前锋从小就生活在阆中市鹤峰乡三庙社区,他的童年时光几乎都在古老的米仓道上度过。小时候,路两旁的杂草中,就藏着他的零花钱。

南充阆中市市民 向前锋:那里,那个石头上面,这个就是我们当地非常有名的药材,叫石菖蒲。

记者 王嘉妮:所以这一路,沿路有非常多野生的中药材是吗?

南充阆中市市民 向前锋:对,很多的中药材。我们就会把药采摘下来,然后卖钱。

米仓道上,各类野生中药材肆意生长。这份深藏于山野的宝贝,正被小心翼翼地捧起,融入新时代乡村发展的脉搏。

记者 王嘉妮:米仓道贯穿的川北山区,有着湿润的气候和肥沃的土壤,在当地也流传着“秦巴无闲草,遍地皆灵药”的这么一个说法。而我现在手中就是中草药川明参的苗,现在我们把它放进地里。

种植历史悠久的川明参还有一个名字——“沙参”,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南充阆中市道地中药材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饶家富:(像川明参的话,我们合作社大概一共是种了多少呢)七百多亩,鲜品(产量)在两千斤左右,干品(产量)三百公斤,估计一年内产值在五百多万。

如今,阆中上百种中药材药香馥郁,年产量2.57万吨,产值13.32亿元。这不仅是数字的增长,更是米仓古道沿线乡村被重新激活的造血能力。

记者 王嘉妮:在千年的历史长河当中,这条以商旅为主的古蜀道,让沿线越来越多的当地特产走向了全国。在这其中,它——来自巴中的通江银耳,更是在清朝时被选为了“贡品”。

“上品珍馐何处有,通江银耳胜燕窝”,发轫于盛唐,食用于宋元、入药于明清的通江银耳,被誉为“耳中极品”。米仓山南麓的通江县,青山环绕、云雾缭绕,是银耳栽培所需的优质树种——青冈树生长的绝佳环境。

巴中市通江县陈河镇陈家坝村种植户 谢守斌:一根棒纯利润应该也在二三十块钱,我今年一共做了有一万多根吧,二三十万是没问题的。

在生产车间里,纯白的银耳会经过清洗、罐装、高温蒸煮等工序,从单一的食材,蝶变为养生佳品、美容新宠。

通江未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蒲晓明:过去,通江银耳以干品银耳销售为主,现在通过研发即食银耳羹、银耳面膜等高附加值产品,让银耳的价值翻了几番。

古道上曾经的“贡品”,正依靠产品创新,生长得更加茂盛,通江银耳年产值已达35亿元。

巴中市农业农村局特色产业发展科科长 张星源:巴中市沿米仓古道,建成通江银耳南江黄羊等现代农业园区41个,还有恩阳芦笋、通江青峪猪、平昌茶叶等特色农产品优势区5个。

米仓山高、荔枝道长,曾经的山峦与丘陵,阻隔了人员往来,但也孕育出一方物产珍宝。当我们回望川陕之间的千年脉络,另一条输送着巴蜀珍宝的“荔枝专线”,也充满了传奇色彩。

巴中市通江县文物局原局长 龚道勇:荔枝道,它更主要的作用,在一定的短时期内,是给杨贵妃送荔枝。那条道在历史的其他作用,包括唐朝后期、宋代、明代、清代,都是一个重要的商旅之道。

惹人喜爱的荔枝是很多文人墨客的心头好。而在众多“荔枝爱好者”中,杨贵妃大概是比较出名的那一位。那么,她吃的荔枝,产自何地呢?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 万娇:可能来自两个区域,一个区域的话就是以我们两广地区,另外一个区域的话,就是大概是从涪陵、泸州、宜宾到今天的乐山这一带。四川的荔枝种植的话其实比较早,东晋的时候就有记载说四川地区种植荔枝了。

眼下,满城尽是荔枝红的泸州合江县迎来最繁忙的季节。作为“中国晚熟荔枝之乡”,合江是全国最内陆、最北缘、最晚熟的荔枝集中产区,至今已有近2000年的栽培历史。合江现存数百株荔枝古树,这些“绿色活化石”除了长在古树公园里,也长在各个种植园里。

泸州市合江县荔枝种植户 赵剑虹:(这是什么品种)这个是妃子笑,(妃子笑,就是那个传说中贵妃最爱的。)来让你感受一下贵妃的待遇,(谢谢。)

今年,赵剑虹承包了四百多亩荔枝园,创立了二十多人的返乡就业团队,还带动了两百多位农户就业,他说自己一定要将这份“贵妃的快乐”拉长、做大。

泸州市合江县荔枝种植户 赵剑虹:我种的品种,主要早熟就是以妃子笑有三个品种为主,然后中熟是带绿,然后晚熟是我们的仙进奉,就可以一直持续到8月底。预计(产量)20万斤到30万斤,与往年相比的话,增产了10%至20%,预估产值在300万左右。

凌晨采摘、直播销售、冷链锁鲜,再通过今天早已提速万千的新蜀道,合江荔枝鲜从枝头送往舌尖,带来一份跨越时空、传承千年的甜蜜。

泸州市合江县农业农村局现代农业发展中心副主任 赵建翰:今年我们合江的荔枝产量,预计可以达到6000万公斤,综合产值是可以达到30亿元这么一个水平,同时我们出口了100吨到加拿大这些国家。农民的人均增收增加3000元左右的这么一个水平。

荔枝、银耳、中药材……昔日商旅络绎,驮载着蜀地珍宝,跋涉于崇山峻岭之间。而今乘着科技、电商、物流的东风,古道沿线的乡村搭上时代的快车,向世界送出盈车满篓的丰饶,也一起奔向富民兴业的愿景。

打卡了蜀道精选土特产,下一集最后一程,我们去造访沿线的产业新图景。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猜你喜欢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