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中,人们常被各种情绪包裹,或许是工作中的焦虑,或许是生活里的烦躁,这些看不见的“能量”悄悄影响着日常状态。7月12日,由洪雅县民政局指导,洪雅县慈善会主办,蓝何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承办的点亮情绪灯塔——探索情绪管理活动,借助OH卡这一特别工具,带着家长们探索情绪的本质,学习与情绪共处的方法。
活动开始:破冰相识,筑牢安全圈
家长们来到现场,在社工的引导下有序签到,带着期待开启这场心灵探索。随后,蓝何社工魏久淇主持了破冰环节,通过轻松的互动游戏,让大家快速熟悉彼此,现场氛围逐渐升温。分组后,魏久淇首先强调了保密原则:“今天所有的分享都停留在这个空间,这是我们彼此信任的基础。”
核心铺垫:读懂情绪,认识“三脑”与工具
魏久淇带大家走进情绪的世界。她解释道,情绪是“移动的生命能量”,是通过身体呈现的生理与心理反应。从脑科学角度来看,情绪的产生与“三脑”相关:负责本能反应的“爬行脑”、关联情感与记忆的“哺乳脑”,以及主导理性思考的“新脑”——这也是人类与动物的重要区别:人类能通过“新脑”觉察情绪,而不只是像动物那样受本能驱动。
她进一步分享了情绪的核心特质:“情绪没有好坏,就像水流不会一直停在原地,它来了又会走。我们没法控制情绪出现,但可以学着转换它。”而了解、接纳、表达、转化,正是与情绪相处的关键步骤。随后,她详细介绍了OH卡的使用规则与操作流程,为接下来的体验做好准备。
核心体验:以卡为桥,探索情绪与解决方案
OH卡体验环节成为全场焦点。家长们两两一组,轮流选牌后相互交流:“你从卡片上看到了什么?当下的感受是什么?联想到了哪件事?那一刻的情绪是什么?如果给这种情绪打分,会是多少?”
卡片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家长们的记忆闸门:有人从卡片中看到了某次批评孩子以后得懊悔,有人联想到辅导孩子作业以后得暴躁。在分享中,大家逐渐看清情绪背后的故事。
随后,魏久淇引导大家“换个角度看问题”:“试着把你认为的‘解决方案’当成困惑,再把原来的‘困惑’看作解决方案,会有什么新发现?”这个反转视角的练习,让不少家长恍然大悟——有位家长原本困扰于“忍不住发脾气”,换角度后发现,这其实是身体在提醒自己“需要休息”,由此找到了“提前规划时间、预留缓冲期”的改善方向。
收尾总结:收获满满,共赴成长
家长们纷纷表示,通过OH卡不仅更清晰地“看到”了自己的情绪,还学会了用新视角解读困扰。“原来情绪不是敌人,是在给我们传递信号。”一位家长感慨道。
此次活动以OH卡为媒介,让家长们在安全的氛围中读懂情绪、接纳情绪,更学会了转化情绪的实用方法。正如活动传递的理念:情绪是生命的一部分,唯有读懂它,才能在生活中更从容地前行。
编辑:魏霞
审核:刘秋
评论 0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