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民智 共参与 乡村振兴在“路”上

洪雅融媒 2023-03-17 16:33 12480

“这条路修好以后,不管是出行还是搞生产,都很有用,真的是方便了我们老百姓,很巴适。”当下正值春茶采摘时节,每天下午四五点,张志强都会将自家新采的茶叶鲜叶拿到路边,卖给等候的茶贩。



张志强口中的这条路,为中保镇义公村以工代赈产业路,该路全长2.5公里,于近日刚通过相关单位验收。对村民来说,这条路不仅是村里的产业路,更是村民的致富路。


以前,村里很多人都种植有茶叶,因交通原因,茶贩考虑到收茶成本,收茶价格相对较低。而现在,随着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的改善,沿路的住户通过产业路连接起来,茶贩在路边就地收茶。由于节省了时间和成本,茶叶收购价格甚至高于市场价。村民种植的各类蔬菜,也因为有了这条宽阔平坦的道路,运输成本也降低不少。



推进乡村振兴,义公村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的改善带来的好处还远不止这些。项目建设之初,为了更加贴近需求、产业布局更加科学,更符合实际,该项目打破传统以工代赈模式,探索采用以工代赈+村民自建新模式,全民动员、全民参与,集民意,汇民声,真正让以工代赈产业路成为直达群众心坎的致富路。


“埋几处管子、挖几个涵洞、装几盏路灯大家都要商量一下,尽量能方便村里每户人家。项目建设中,群众不仅可以出点子,还可以拿票子。”义公村党支部书记黄淑容介绍,自家事、商量办,这种村民自建的模式让村民们的积极性空前提高,在大家的讨论下,最终,3个景观亭、4座生产便桥、505盏路灯有序分布在这条产业路上,赋予其生产、休闲功能。同时,参与群众获得务工报酬84.79万元,人均增收9000余元,真正实现了项目“赈”的初心。



小小的产业路,打开的却是大大的产业发展前景。围绕该产业路,全村产业发展布局也逐渐清晰。在义公村推进乡村振兴的版图上可以看到,该村茶产业基地、高标准农业示范基地、大棚蔬菜种植基地通过产业路被串联了起来。


“农业生产基础设施作为农业发展的物质条件,是促进农村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这就需要在提升农业基础设施上下功夫,以此来助推农村产业发展,实现良性循环,义公村产业路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中保镇副镇长张圣林介绍,产业路一头牵着群众对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提升的期待,另一头牵着村里产业发展的希望,是群众所盼、是群众所需,以路带产、以产带富也是激发农村经济活力、助力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



去年,中保镇便对5条农村道路进行路基拓宽、路面病害治理、水泥路面加铺、沿线防护排水等工作。与此同时,该镇不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截至去年底,全镇已完成约1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



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的改善给中保镇带来了积极的效果,随着道路交通的改善,全镇“特产粮食+生态果蔬+休闲采摘+田园民宿”的特色产业更近、更快的走向市场,粮蔬、水果、生猪、茶、竹等优势产业链更加紧密。


“以路带产、以产带富,要将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同当地产业发展有机融合,以基础设施建设来打通经济发展‘脉络’,为农村经济注入活力,让群众增收致富。”洪雅县以工代赈县级项目负责人祝巍表示,按照规划,2023年我县还有遴选成功的3个以工代赈项目即将在中山镇前锋村、瓦屋山镇自新村、余坪镇福宝村开工建设,项目的实施将吸纳当地群众参与工程务工,获取劳务报酬,直接增加务工群众收入,并带动当地产业发展,实现当地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增收。同时,补齐当地产业发展交通基础设施短板,助力乡村振兴。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猜你喜欢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