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手机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许多家长为了打发时间,常常将手机交给孩子玩耍。然而,这样的做法却潜藏着巨大的风险。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孩子的无知,隔空“遥控”未成年人操作手机,数小时骗光家长的所有积蓄,家长们需要警惕起来,别让悲剧一再上演!
为免费领取皮肤
11岁男孩使用家长手机转账2万余元
今年1月,甘孜州11岁的小洛在使用妈妈手机看游戏直播时,收到一条免费领取游戏皮肤的私信,随即添加对方为微信好友,并在对方发来的网站中输入自己的游戏信息领取皮肤。
当小洛填写结束后,一个名叫“网易公司法务”的人添加了小洛微信,发来一份“文件”,声称小洛恶意盗刷皮肤,涉嫌盗窃罪,将追究法律责任。
小洛看到文件内容后非常害怕,随即答应“法务”下载“todesk”屏幕共享软件,开启屏幕共享配合调查。
随后,“法务”要求小洛打开妈妈手机的支付宝,重置支付密码,期间让小洛以“玩游戏需防沉迷验证”为由让妈妈进行人脸验证,验证成功后,小洛成功修改了妈妈的支付密码。
接下来,对方诱导小洛将妈妈银行账户里的两万余元分多笔全部转到指定账户。十分钟后,对方告诉小洛处理成功,不会追究小洛的责任,小洛悬着的心终于“落地”,将手机还给了妈妈。
当天晚上,小洛妈妈在网购时,发现自己银行卡内的钱不翼而飞,顿时傻眼,在得知小洛的操作后才意识到被骗,于是立即报警。
游戏主播送福利
12岁男孩花光家长5万余元

注意:以上骗局,骗子利用未成年人辨别能力不足、控制力不够、不敢与家长沟通的弱点,以“免费送游戏皮肤”“主播回馈粉丝”“免费解除防沉迷系统”等为诱饵,诱骗孩子拿来家长手机,骗取全部钱款。家长们一定要以此为戒,加强防范,不要给骗子留有可乘之机!

学校及家长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反诈教育,教育孩子对于来历不明的电话、短信、链接、二维码一律不看、不理、不点、不扫描,不要理睬网络上故意搭讪的陌生人,不贪图小便宜,有问题及时与家长或老师沟通。
同时,家长要做好自身手机支付的安全措施,不要让孩子知道支付密码,更不要轻易设置免密支付,验证时需要提高警惕,避免孩子受到哄骗、胁迫后被诈骗分子盗刷。
来源:熊猫反诈
编辑:毛竹
审核:孔德君
评论 0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